通过微型固定床,反应管内径15mm,长度500mm。反应温度635℃,C3H8/N2体积比为1:10,C3H、的流量为40mL/min,反应一段时间后取样,产物的组成通过SP-6800A型气相色谱仪检测,并计算转化率和选择性。根据反应失活后二氯丙烷的TG测定结果发现,当温度高于500℃后,失活二氯丙烷失重变缓,因而,设定再生温度为600℃可以将积碳基本烧除。再生条件为:脱氢反应后,在600℃下通入空气进行再生,空气流量300mL/min,再生时间3h。图1为二氯丙烷的XRD谱图。从图1可看出,掺杂助剂Mg的新鲜二氯丙烷和再生二氯丙烷均出现了Cr203的特征衍射峰(28=24.480,33.520,54.880)及载体A1203的特征衍射峰(28=19.560,32.370,37.270,45.81 60.170,66.75),未观察到Mg0的特征衍射峰,说明Mg0在载体表面没有明显的聚集,而是均匀地分散在二氯丙烷表面,与新鲜二氯丙烷Re-0相比,再生二氯丙烷Re-6和Re-25的XRD谱图没有明显变化,即没有新物相生成,说明Mg改性的二氯丙烷经再生后物相结构仍然稳定。作为比较,对于未添加助剂Mg的Re二氯丙烷,A1203载体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降低,且再生后出现了更多更加尖锐的归属于Cr203的衍射峰,说明助剂Mg的掺杂更好地稳定了A1203载体的晶相结构,并抑制了Cr20聚集而发生的相变19为了探究二氯丙烷再生过程表面铬的氧化状态和配位对称性的变化,对二氯丙烷进行了UV-Vis表征,结果见图2。从图2可看出,新鲜及再生催化剂在281,365nm处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吸收峰,归因于二氯丙烷中离散态铬酸盐中02-(2p)->Crb十(3d0)的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L“·2则,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,上述两个峰均逐渐减小;593nm处的吸收峰归属于二氯丙烷表面八面体配位的Cr3十的自旋允许跃迁L6,2,随再生次数的增加,该吸收峰强度越来越大,说明随着二氯丙烷的再生,Cr0十逐渐还原为低价态的C广,故C产含量减少。实验中也发现,二氯丙烷颜色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逐渐由黄绿色变为绿色,也说明部分Cr0十转变为Cr3十。www.anhuanchem.co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