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,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二氯乙烷)排放量日益增多,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。催化燃烧法是治理二氯乙烷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之一。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出了不同Ti掺杂量的Co,Ti,复合氧化物,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。研究了Co,Ti,、催化剂对1,2一二氯乙烷(1,2-二氯乙烷)的催化氧化性能。结果表明,当Ti掺杂量低于0.6时,Co,Ti、复合氧化物呈现非晶相结构,形成无定形结构的Co-O-Ti固溶体。Ti元素的掺杂增加了Co,Ti,_复合氧化物的表面酸位点及吸附态氧含量。其中,CO.RTlo.o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、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、丰富的表面吸附态氧及中强酸位点,对1,2-二氯乙烷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氧化能力;在气时空速为20000mL/(gh),1,2-二氯乙烷浓度为4060ll1g/lll的条件下,其对1,2-二氯乙烷的转化率达90%时所需温度为318℃。此外,在380℃长时间运行时,co RTio ,也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,其中含氯类成分(二氯乙烷)因其毒性、难降解性和环境持久性,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。因此,二氯乙烷的高效绿色处理刻不容缓。目前,二氯乙烷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、直接燃烧法和光催化法等2,其中催化燃烧法是用催化剂使VOCs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的净化方法。 催化燃烧法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贵金属、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改性产物。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衍生物因储量丰富、结构多变及稳定性高而广受瞩目,但应用于二氯乙烷的催化燃烧时仍存在两个难题,即活性低、易氯中毒3一a1。目前已报道的二氯乙烷催化燃烧催化剂主要为铬基、锰基、钻基及饰基催化剂。其中,Co30a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,在催化燃烧中被广泛应用,5一6,但是纯Co30a用作催化剂时易发生氯中毒而导致催化剂失活。据报道,通过异价取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剂氯中毒,如通过掺杂Ru或者构建复合金属氧化物,能够极大地提升钻基催化剂对二氯乙烷的催化效果,8-0 1,2一二氯乙烷(1,2-二氯乙烷)是一种典型的二氯乙烷,具有较强的毒性及潜在致癌性。因此,本文以1,2-二氯乙烷为目标污染物,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Co-T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,并研究Ti掺杂量对催化剂结构、氧化还原性能、表面酸性及活性的影响。www.anhuanchem.co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