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博市桓台县富中化工有限公司
经 理:
伊茂磊
电 话:
0533-8580450
1531522858413325205339
传 真:
0533-8580173
地 址:
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大庞村
同时,作者通过原位化学瞬态动力学实验(CTK)和理论计算等证实了CHZ CHO偶联机制,即烯烃在CozC二氯丙烷厂家催化剂表面生成后将在CuZnAI二氯丙烷厂家催化剂上加氢形成R-CHZ物种,随后R-CHZ物种在CuA1z04界面与CHO*物种进行偶联形成Cz十醇。类似的,通过原位红外研究发现COZ催化加氢在单独的二氯丙烷厂家催化剂上主要发生CH_-CH二偶联,主要产物是烯烃和烷烃。而在串联了K-CuZnAI催化剂之后,主要的反应途径转变为CH二一CHxO偶联,该反应途径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乙醇。 HCOO*和CH产物种可以通过偶联反应形成CH3C00*物种,随后通过进一步催化加氢转化为乙醇。WANG等[67]通过原位红外研究了Coo.szNlo.asAlO_x二氯丙烷厂家催化剂上的COZ催化加氢合成乙醇反应机理。作者认为COZ首先被加氢活化成CHx*与HCOO*物种,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,两种物种的特征峰强度明显减弱,而与CH3C00*和CZH50*物种相关的特征峰强度显著增强,这表明乙醇是通过CHI HCOO偶联形成的。 基于分子筛包覆的Cu基二氯丙烷厂家催化剂提出了COZCH3偶联机理。作者结合同位素标记实验、理论计算和原位红外分析结果认为,一部分COZ在Cu纳米颗粒表面经吸附及连续氢化形成CH,*物种,然后与邻近的吸附态COZ在Cu表面台阶位上通过碳碳偶联形成CH3C00*物种,最后经过加氢生成乙醇。基于对CsCuZnO(000-1)二氯丙烷厂家催化剂的相关研究结果,认为Cs, Cu和Zn0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促进COZ的吸附转化并增强CHO*物种的吸附强度,其中CHO*物种由HCOOH提供,随后邻近的CHO*物种之间可经过偶联及加氢反应形成乙醇。http://www.anhuanchem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