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除水
1.1将需要除水的废二氯乙烷抽入分层釜,静置分层30分钟。然后,下层装桶,分出上层水层并水层排掉。硅醚含量在14--18%的废二氯乙烷每200L桶的重量可以约为:240kg
2.氯化
2.1将除水废二氯乙烷:2200kg(1900L,9桶40kg)抽入氯化釜,搅拌5分钟,取样①:检测硅醚含量。降温到10℃以下,抽入定量浓硫酸,降温到1-5℃开始通适当流速的干燥氯化氢气体,注意尾气排放,以及检测排放量(用氨水检测)。
2.2控制釜温10℃以下,在开始一段时间通气时尾气小,控制好通气量不能太大。
2.3控制通气压差0.05-0.1MPa左右和通气温度20℃,通气反应5-6小时,取样②:并制好样通知分析人员,气相检测硅醚转化率:≥ 75%。再通气40-60分钟,停气搅拌2-4小时并控制温度10℃以内,再取样②:并制好样通知分析人员,气相检测硅醚转化率:≥ 80%。如果分析不合格,根据分析结果再通气体30分钟,取样并制样检测转化率。
2.4分析合格,静置分层。静置30分钟,分出下层硫酸,并装桶。分层结束上层转氨化釜。3.氨化
3.1将氯化料转入氨化釜,转完料,准备通氨气。
3.2将氨化釜釜温控制在40℃以下通氨气,在氨气压差0.15-0.2MPa(通气管为氧气管)下通气3-4小时,尾气排放打开,并及时观察(用广泛试纸检测),是否有氨气放出。注意:通氨气在停止前30分钟先将液氨瓶的阀关闭,让气化罐的压力降完。
3.3待尾气开始正常排出氨气,此时停止通氨气,取样③:用广泛试纸检测料液的PH值≥8。可以确定反应结束,再搅拌2小时。并停搅拌前将釜温控制在20-25℃准备抽液碱。
3.4停搅拌下抽入配制好的25%液碱,然后搅拌10分钟,分层。静置15分钟,分层下层碱液,装桶。分层液碱外观:蛋清色,若发白浑则是碱量不足需补加。
3.5上层料控制温度25℃,加入颗粒氯化钙200kg,搅拌20分钟。然后,搅拌下放料抽滤到回流釜。放完料,用清水将釜内冲洗干净,并烘干待用。以及将氯化钙装袋并将滤袋用薄膜袋封好,防氯化钙吸潮。
4.除氨
4.1抽滤结束,然后,装桶并装桶不能装满,余留20公分的空间,标示:成品老化,批号、时间和日期。老化时间32小时-48小时,取样④:检测硅醇含量≤3.0%。检测合格,抽入除氨釜,搅拌下加热回流4小时,然后,降温到30-40℃,装桶,称重,标示。取样⑤:检测含量,①气相转化含量≥75%,②标定含量≥10%,(酸碱滴定法)。
附:制氯化氢气体
1 .抽入600kg(300L)三氯氧磷到制气釜,滴加水量根据通气量需求滴加。注意制气釜的气密性,满足0.1MPa的上压。
2.滴水槽和制气釜形成恒压。500kg三氯氧磷需要水211kg,定量抽入高位水槽。
3.氯化氢气体需要干燥除水,先降温洗气,然后经过浓硫酸除水干燥,再进行氯化反应。
附:生产控制
1.制氯化氢气体要干燥,如果干燥装置干燥效率降低,在氯化反应时硅醇的含量就会增加很大,反应不能结束,所以发现氯化检测的硅醇含量开始增大就到该更换浓硫酸了,以及洗气釜中的水层该排掉了。
2.制气用的三氯氧磷:如果有三氯氧磷加水就会产气体,如果没有则不会产气体,在使用时比较好掌握,当没有气体时就可以将副产磷酸先除氯化氢再放料装桶,更换较方便和产气好控制,还有操作易掌握,危险小!
3.通氯化氢的压差:0.05-0.1MPa之间。产气釜压力减洗气釜和干燥罐以及氯化釜进气的压力等于通气压差。2200kg的回收二氯乙烷反应时间5-8小时。
4.浓硫酸量=硅醚量×0.36~0.45
5.通气异常情况就如第一项所说的,硅醇含量的变化。通常硅醇含量≤2.0%(溶液总百分量),反应为正常。
6.注意停止通氯化氢气体时提前30分钟停止加水。
7.关闭通氯化氢阀门时先关闭滴水阀,然后从氯化釜进气阀→干燥罐进气阀→洗气釜进气阀。如果开始通气:先滴水,然后开制气釜到氯化釜各处的进气阀。
8.氯化反应停气后尽量延长搅拌时间,以增加反应率。
9.氨化,要注意液氨的质量,不能含水份过大,而破坏反应。如果被破坏,气相检测就会发现硅醇和硅醚的含量都增加很多。且注意:通氨气时要开气化罐的自来水!!
10.停止通氨气时,提前30分钟将液氨瓶阀门关闭,将气化罐的余留液氨气化结束,避免气化罐高压,危险!
11.配制25%的液碱的量:按投料2200kg计算。
1400×检测硅醇含量÷14=投入25%液碱量
注意:硅醚转化越低液碱量越大。当然,用氨气也越多。
12.氨化结束转入液碱时从底阀抽入,并搅拌停止待转完液碱再搅拌10分钟。静置15分钟,分层要注意观察液碱层液碱是否变清或蛋清色,如果发白色则是液碱量不足需要补充。
13.干燥氯化钙:200kg,搅拌20分钟。
14.老化时间:至少32小时,硅醇含量≤3%,含量不到则要延长老化时间至少12小时。
15.除氨回流时间:3.5-4小时,完全可以满足质量要求。
16.成品包装:每批1000kg,混合好,检测,装桶,标示含量,批号!!
17.成品质量指标:
1..外观:无色透明液体
2.气相转化含量:≥75%。
3..六甲基二硅氨烷标定含量:≥10%。
4..硅醇含量:≤3.0%。
5.除过二氯乙烷其他杂峰≤0.2%。
各指标的解释:
1.外观,品相要好,不然会影响DX601成品的外观。
2.六甲基二硅氨烷含量≥75%,这是硅醚转化率的要求,不然硅醚含量太高,是否影响硅甲化反应待定!
3.六甲基二硅氨烷标定含量:.≥10%,投料就按此数据计算投料量,若含量太低没经济效益。
4.硅醇含量:≤3.0%,硅醇是可以破坏六甲基或破坏硅甲化反应,控制到此含量硅醇不再变化,使用就很安全。
5.除过二氯乙烷其他杂峰≤0.2%,这主要是看甲醇的含量,不能高了,要注意。www.anhuanchem.com |